<var id="kumy5"><legend id="kumy5"><rt id="kumy5"></rt></legend></var>
<progress id="kumy5"><pre id="kumy5"></pre></progress>

<dd id="kumy5"></dd>
  • <span id="kumy5"><pre id="kumy5"></pre></span>
    <rp id="kumy5"></rp>
    <li id="kumy5"><acronym id="kumy5"></acronym></li>
  • 金融情報局網

    環球熱資訊!“躁動”的異質結:龍頭簽大單 降本提速

    當前位置:金融情報局網>資訊 > 頭條 > 正文  2022-09-06 15:26:2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最快今年底,一些龍頭企業就有望將異質結電池全成本下降接近PERC電池。

    一份大合同,讓光伏設備龍頭廠商邁為股份(300751.SZ)的股價再度一飛沖天。9月5日,該公司開盤后股價持續上攻。截至收盤,邁為股份總市值已經突破900億元,這距離其8月下旬創下的歷史最高點,只差咫尺。

    來自下游異質結電池制造商的設備采購大單,是直接的催化劑。9月4日晚間,邁為股份發布簽訂重大合同公告,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安徽華晟)擬向公司采購高效硅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生產線12條,共7.2GW,其采購總額超過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0%,未達到100%。


    【資料圖】

    算上今年4月份與印度上市公司信實工業簽訂的4.8GW異質結電池生產設備整線,這兩份訂單總和就已經遠超邁為股份2021年全年營收。不過,該公司在4日的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合同金額為商業秘密,履行披露義務可能會引致不當競爭、損害公司利益?!?/p>

    事實上,對設備端的渴求,正體現了當前國內異質結產業鏈的“躁動”。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2022 HJT&疊層技術峰會”上獲悉,最快今年底,一些龍頭企業就有望將異質結電池全成本下降接近PERC電池。

    設備商站上風口

    業內認為,2021年是PERC產線投資的尾聲。在光伏電池技術由P型向N型切換的背景下,光伏電池設備廠商,迎來了風口。

    雖然當前有關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路線的爭論并未休止,但無論何種電池技術的擴產無疑都利好設備廠商。這其中,今年以來,隨著異質結降本提速,來自設備端的需求不斷提升。

    根據東吳證券的預測,保守估計,到2025年,異質結設備需求將達到400億元,而樂觀情況下,或能超過530億元。

    春江水暖鴨先知。

    “異質結電池相較于PERC而言屬于一種新的技術路線,其生產設備與現有的PERC產線設備并不兼容,需要全部新建產線,由此將帶來大量的新增設備需求?!币晃还夥髽I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目前的設備企業布局來看,異質結整線設備商包括邁為股份、捷佳偉創(300724.SZ)、金辰股份(603396.SH)、理想萬里暉等。而目前,行業暫時呈現寡頭格局,邁為股份占據一半以上的異質結新擴產能設備市場份額,“不過,整個技術和設備工藝仍在變化中,所以整個設備市場的份額當未定格?!?/p>

    根據行業統計數據,2021年全市場異質結設備招標8.1GW(不包括歐洲),邁為股份獲得5.8GW訂單,市占率約72%。

    不可否認的是,今年以來,邁為股份的確嘗到了異質結電池擴產的甜頭,攬下了多份大單。

    4月中旬,該公司發布公告,信實工業擬向新加坡邁為采購太陽能異質結電池生產設備整線8條,產能為600MW/條,共4.8GW。其采購總額超過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0%,未達到100%。

    時隔四個多月后,邁為股份再度拿下安徽華晟7.2GW訂單。這兩份訂單合計12GW,按照當前行業異質結每GW4.0億元左右的設備價格,邁為股份便拿下了價值48億元的合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2021年,邁為股份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0.95億元,同比增長35.44%。今年上半年,其營收增長提速,至17.6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6日,邁為股份公布了降本的最新進展——其采用低銦含量的TCO工藝結合SunDrive公司的銅電鍍柵線,在全尺寸M6單晶硅異質結電池上取得了25.94%的光電轉換效率,提升了低銦無銀異質結電池效率。

    “異質結非硅成本的優化主要圍繞降銀耗,以及減少含銦靶材的使用實現?!敝行沤ㄍ斗治稣J為,邁為股份此次公布的最新降本成本,對于量產降本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鏈降本提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當前,異質結降本路徑主要圍繞硅片薄片化以及銀漿用量的降低。前者,關乎硅片切割工藝;后者,則是占據著非硅成本的“大頭”。

    硅片薄片化的趨勢,在近兩年來上游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有所放大。根據TCL中環(002129.SZ)公布的信息,異質結硅片的量產片厚已經由150μm切換至130μm,正在進行120μm及以下超薄硅片的開發。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更是從“2022 HJT&疊層技術峰會”上獲得了由高測股份和安徽華晟合作產出98μm超薄硅片的消息。

    盡管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曾預計,2030年,N型單晶硅片厚度有望下降至130μm,P型單晶硅片厚度有望下降至140μm??娠@然,硅片減薄速度正在快于預期。

    銀漿用量的減少,則同樣是異質結降本的核心之一。

    銀漿目前仍是光伏電池片主流的電極金屬化材料,異質結技術由于使用進口低溫銀漿,價格更高且用量較大,銀漿成本占據電池片總成本較大比例。

    在阿特斯嘉興研究院負責人蔣方丹看來,基于光伏裝機量的爆發式增長,全球白銀的供給和需求,以及遠期可實現的銀漿耗量目標,異質結是優選的技術路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在今年第三季度,異質結量產下單片電池的銀漿耗量降低到120㎎。而到了2023年,隨著銀包銅漿料結合0BB技術(無柵線)的全面應用,單片電池的銀漿耗量將降低到70㎎。且隨著未來電鍍銅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全面取代銀漿料的時代終將到來。

    “異質結技術的成熟和產業鏈協同的進步,有望補上光伏最后一塊拼圖,真正實現光儲平價?!盨OLARZOOM光儲億家創始人劉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關鍵詞: 營業收入 生產設備 技術路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