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去年12月20日上午,我做了核酸檢測。此舉本是求心安,沒想到第二天收到短信:我“陽”了。同時收到相同內容短信的還有我的爸爸。至于我媽,跟我們前后腳發燒,不用測也知道原因了。
20日白天,我沒感覺有什么異樣。到了晚上覺得沒精神、想早睡,晚10時左右開始渾身疼痛,但是沒想到這只是痛苦的開始。一晚上疼醒幾次,這種情況持續了兩晚。
21日白天,體溫38.6℃,感覺走兩步都要強忍著痛。請同事幫忙接手了部分工作,我嘗試居家辦公。工作的幾小時,我的頭越發疼痛,在極低的效率下處理完了稿件。午飯后,我睡了一下午。晚上聽說兩位同事準備幫我完成工作,這讓我感到守望相助的溫暖。
22日上午,體溫下降到37.3℃。低燒,我居然喜出望外。加上疼痛癥狀有所緩解,人舒服了很多,但很快就被“打臉”。下午,我又燒到了38.4℃。我吃了新康泰克。
23日,燒了兩天之后,我的體溫降到37℃,和癥狀重的人相比,我已經很幸運了。父母一度發燒都比我厲害,好在持續時間都不算太長,全家人癥狀都不算重。
抗疫不是一個人的事。我們家全部“中招”之后,家里人互相照顧,親戚之間互問安好、了解需求。單位里,同事承擔起了別人的工作。一位熟悉的志愿者打電話來,告訴我恢復的方法。
最近幾天的微信朋友圈變成了病友圈,微信群變成了病友群。正規和不正規的說法和視頻都在流傳。我覺得大家有些慌張是正常的,不過面對海量信息,大家還是要冷靜些??礄嗤赖男畔?,最有效且最省時間,防止被少數不良自媒體帶偏。大部分人缺少應對經驗,我覺得可以和“陽康”的人交流,緩解焦慮情緒。
相信經過了這次煎熬,更多人會意識到健康的重要,要想方設法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擔心這擔心那大可不必,一切都會按客觀規律進行,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你我共勉。(記者 張馳川)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