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上了小小充電箱,安全感大大提升!”姚正街上,巷子里的居民對這一便民利民舉措贊不絕口。小充電箱是什么?它如何為居民帶來“大安全感”?24日,記者走進位于開福區清水塘街道的這條小街巷一探究竟。
過往 “飛線充電”帶來安全隱患
“姚正街區域屬于典型的開放式老城區居民聚集區,不少居民住的是自建房,還有很多租戶在此租住。”清水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康斌告訴記者,小區內使用電動車出行的居民不在少數,居民騎著電動車回家,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充電。
然而,長期以來,電動車充電難始終是困擾該區域居民的“煩心事”。據統計,由于人口稠密,姚正街區域每個家庭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了1.2臺。居民為解決電動車充電難問題,往往會拉插線板飛線充電或者將車推進屋內充電。由于外露、過載發熱、電線短路等多種原因,這些充電方式均具有較大的消防安全隱患。加之老舊居民區往往存在消防設施不全、逃生通道不足等短板,進一步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形成了威脅??当髱е浾哌呑哌吙?,該區域街巷狹窄、空間逼仄,選址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裝置并不現實。
“在充電棚充電,價格比在家里充電貴一些。”“騎電動車,圖的就是方便;停車后再走一段路回家,感覺不方便。”……居民的這些意見建議,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在調研階段也一條條認真記了下來。
變化 小充電箱加上安全閘
為消除安全隱患,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來姚正街走訪調研多次,逐門逐戶與群眾協商交流。結合區域實際情況,街道創新性地推行了背街小巷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為每個家庭免費安裝小充電箱。
24日下午,記者在巷子里看到,不少居民家門口都裝了一個小充電箱。“充電箱外的電線都經過了穿管保護,長時間使用也不會發燙。盡管它體積小,但是裝了過載保護裝置,可以防漏電、防雷擊,陰天下雨也可安全使用。”街道公共安全辦負責人介紹,一個充電箱可同時滿足兩臺電動車充電使用。同時,記者注意到,充電箱內還安裝了一個小型電表。“如果住戶和租戶都有電動車,兩者可以知道電動車充電用了多少度電,便于結算電費。”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小充電箱安裝前,部分居民感到不解,提出質疑;小充電箱推出后,受到廣泛歡迎和贊譽。目前,清水塘街道已投入3萬余元,在姚正街區域安裝了53套小充電箱,為居民電動車充電加上一道“安全閘”。
未來 更多舉措提升居民安全感
“有了這個小充電箱,充電更安全了,跟房東算電費也更方便了。”從事“跑腿”行業的龔師傅告訴記者。小充電箱底部預留孔洞,充電時可關閉,增加安全性、可靠性;在充電箱附近,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知識、充電溫馨提示等宣傳內容時刻提醒使用者,享受便利時須將安全放在第一位。
記者發現,有了小充電箱之后,飛線充電、室內充電等危險行為幾乎不見,居民的安全意識大大提升。為進一步提升居民安全感,清水塘街道在街巷進一步增設了微型消防站和滅火器箱。一旦有緊急狀況,居民可以就近使用滅火器滅火,防止火勢蔓延,起到處早處小的效果。
“下一步,我們將在全街道背街小巷區域進一步推廣使用小充電箱,同時通過上門消防宣傳、配置消防設備以及違停整治、違章拆除等多種方式,讓轄區的安全系數得到全面改進,不斷提升。”康斌說。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