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7時34分,裝載著50個集裝箱家用電器、電動自行車、生活用品等貨物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出長沙國際鐵路港,前往波蘭。
今年中歐班列(長沙)延續強勁發展勢頭,1至5月累計發運437列,同比增長55%,共39530標準集裝箱,貨重29.51萬噸,貨值11.68億美元。中歐班列(長沙)開行保質保量,有力地保障了湖南進出口貨物貿易通道暢通。
在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雙重壓力下,長沙多措并舉,力保班列穩定運營。“我們通過積極開辟貨源渠道、增加全國調貨、拓寬現有貨源品種等多種方式,穩定貨源;立足運輸優化,不斷提升整體運量,保證圖定線路持續暢通。”中南國際陸港負責人姚曉雄介紹。
4月27日,長沙至拉脫維亞中歐班列首發。拉脫維亞處于連接北歐和東歐的“十字路口”,是從亞洲到歐洲運輸貨物最方便、最實用的樞紐之一。新線路將進一步提升班列對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輻射能力。
為賦能“湖南制造”出海,5月17日,搭載山河智能制造的近500臺挖掘機和滑移裝載機的中歐班列山河智能專列,從長沙出發駛向歐洲。據綜合測算,相較以往經海運出海,搭乘中歐班列出口歐洲,將縮短運輸時間20多天,降低運輸成本15%左右。“這將有助于企業大幅縮短合同交付時間,提升企業資金周轉率,為企業降低綜合成本,提升企業在海外的市場競爭力。”山河智能董事長、首席專家何清華說。
為確保中歐班列及時、安全、順利運行,市政府物流口岸辦、長沙海關所屬星沙海關、鐵路部門通過優化通關環境、提升口岸通關能力等,全面實行中歐班列出口貨物“提前申報”,大幅縮短班列整體通關時間。
面對俄烏沖突對中歐班列的影響,市政府物流口岸辦努力從“保市場、拓線路、強服務、優環境”等四個方面著手,實現中歐班列(長沙)穩定開行,力爭今年開行1000列。據悉,市政府物流口岸辦聯合中南國際陸港正探索開通蒙古烏蘭巴托、南向鐵海班列等新線路;加快開發中歐班列線上訂艙平臺,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創新金融服務,為中小企業探索提供運費貸等產品,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關鍵詞: 中歐班列 長沙國際鐵路港 中歐班列開行 湖南進出口貨物貿易
質檢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