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平潭紫菜采苗的好時候,連日來,記者走訪金井片區華東村、建新村等紫菜養殖海域發現,不少養殖戶們正有序地開展播撒工作。
26日,伴隨著引擎的轟鳴聲,一艘艘漁船駛出岸邊向養殖區開去,為了能讓紫菜苗更快地釋放,在下苗之前,養殖戶們不斷地攪動船上帶著紫菜苗的貝殼,并用抽水泵將紫菜苗均勻地播撒在養殖區苗繩上。
據悉,紫菜苗系肉眼不可見的殼孢子,需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其形態,一般將其附著在文蛤殼或貝殼上進行培育。據養殖戶林先生介紹,為了能讓紫菜苗更好地從貝殼上脫落,他們在下苗前一天中午就要將其放到海水中刺激,到凌晨3點再收回船上等待下苗。“今年我下了500畝的紫菜苗,雇了十幾個師傅在海上作業。等紫菜長出來以后,再一片片分開養殖,給它更大的生長空間。”林先生說。
據了解,平潭的紫菜養殖歷史悠久,壇紫菜是平潭主打的養殖品種之一,目前壇紫菜平潭區養殖總面積為15450畝。
此外,在下苗前期,實驗區農業農村中心先后組織了兩次養殖戶培訓,引導廣大養殖戶提高對適時海上采苗重要性的認識。
“我們今年還聯合實驗區氣象局根據紫菜生物學習性及時發布近期氣候預報信息,為養殖戶科學確定紫菜海上采苗時間提供科學依據。”實驗區農業農村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曉霞表示,雖然采苗時間上比往年推遲了一些,但這個時間海上采苗更有利于壇紫菜養殖健康可持續生長。
質檢
推薦